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弥勒说法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加拿大
所在机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在1925年被古董商切割成60多块从 山西省稷山县 兴化寺 中剥走,并于1928年被 加拿大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以5000元银洋购得‌‌。

文物描述

壁画长11.11米,高5.22米,壁画上绘有人物二十三位,并有两只妙音鸟(迦陵频伽)。壁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中间为七尊神祗,主尊为弥勒,两侧分别为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法华林菩萨、大妙相菩萨和两尊供养菩萨。壁画的最右侧(弥勒左手侧)有九位人士,主角就是法王儴佉被剃度,周边围绕的有比丘、太子、女仆、随从、小童和护法神等。壁画的最左侧有人物七位,主角是弥勒母亲梵摩越被剃度,周边围绕数位女仆、玉女等,由于是剃度者是弥勒母亲,所以持刀剃发者为带有头光的女神

历史背景

该壁画由元代画家朱好古及弟子张伯渊于大德二年(1298年)绘制于山西稷山兴化寺,壁画主题多表现弥勒在兜率天或龙华树下说法的场景,体现“一生补处菩萨”身份(即候补成佛)。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