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女史箴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

文物描述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箴》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此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全卷长348.2cm,高24.8cm,绢本设色,内容共分9段。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由于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将其拦腰截为两段,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纸本墨色,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

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儒家“独尊”的局面结束,老庄学说的流行,佛经的翻译,道教的发展,清谈的盛行,形成了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一是这个时期的审美文化呈一种过渡状态,双重形态,表现出历史转折阶段的典型特征;二是这种审美形态的双重性、过渡性,正是“自我超越”这一时代主题的丰富内蕴在魏晋之际逐步展开的曲折反映。 这个时期的人物品藻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即从注重对人的内在德行的考察,开始转向注重对人的神气、风度仪表的把握。受人物品藻的影响,魏晋人物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特征,魏晋之前的人物画多是用于墓葬需要或是政教需求,对绘画艺术本身并没有较多的关注就更谈不上审美需求了。而魏晋以来涌现出的众多杰出画家为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顾恺之、陆探微等等。人物画创作题材在这一时期也更加丰富了,除了沿袭秦汉以来的各大题材外,又出现了佛教故事题材和文人士大夫题材,如士大夫肖像画、士大夫生活情态写真,此外还有仕女画即女性题材绘画。这一时期的女性开始受到时人的关注,以描写女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绘画上也开始关注女性美,欣赏女性美,生活中模仿女性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