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菩萨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第二次中亚探险时,来到敦煌莫高窟。他利用当时敦煌当地民众对文物价值认知不足、管理混乱等情况,通过贿赂藏经洞看守人王圆箓,获取大量敦煌文物,其中就包括《引路菩萨图》 。之后,这些文物被运往英国,《引路菩萨图》入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
文物描述
唐代文物
《引路菩萨图》是收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绢本设色画。
《引路菩萨图》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柄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
幡分四栏,各栏分绘图案。画左上角菩萨所乘的黄云中隐出一些建筑物,那是亡灵要去的净土世界。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梳着典型的唐代妇女的发式。画面中的很多部分如香炉、菩萨之发饰等都描金敷色,全画彩绘艳丽,完好的保存了唐代绘画的面貌。
历史背景
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社会富庶,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个时期佛教仍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大规模的石窟造像不断涌现。在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石窟中,唐代造像的规模和艺术水平都特别突出。
唐代是古代人物画鼎盛时期,在反映贵族生活和宗教题材上都有大成就,在宗教题材作品中也更世俗化,在大量经变故事画和菩萨、罗汉的塑造中显示出明显的人间味。菩萨天女体态丰腴,容貌端丽,具有动人的丰姿,这在敦煌壁画中多有体现。在敦煌,还发现了一帧《引路菩萨像》,绢本,纵85厘米,横53.6厘米,约九世纪后半期作品,现藏大英博物馆。这件作品具有很高超的绘画技巧,设色艳丽,渲染技法娴熟,可以看出后世工笔人物画对它的继承。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