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骑马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1965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叶家堡乡考古发掘中出土该文物,经鉴定为唐代早期随葬器物,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主体构造由女俑、马匹及长方形踏板三部分组成复合造型:
马匹昂首直立,双耳竖立,墨绘辔饰 ,女俑端坐马背,面部丰满施朱唇,发髻为盛唐流行的高髻 ,服饰采用短袖衫配长裤的骑装形制,衣纹褶皱通过釉色自然流淌形成 。
工艺细节
胎体选用细腻白陶土经1150℃高温素烧 ;釉彩以铜、铁、钴氧化物为呈色剂,呈现红、绿、黑、白四色交错效果 ;马尾与踏板连接处可见唐代陶俑典型的"点状支烧"痕迹。
历史背景
三彩骑马俑是反映唐代女性骑马风尚的重要文物,1965年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叶家堡乡,现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该文物通高36.3厘米,采用白陶胎施红、绿、黑、白四色釉彩,塑造了一位挽高髻、着短袖衫长裤的仕女悠然骑乘白马的场景。马匹造型昂首直立,墨绘辔饰精致,踏板设计稳健,展现出唐代三彩陶俑高超的造型技艺。白马昂首,两耳直立,双目前视,墨绘辔饰,四腿有力,站于长方形踏板上,形态自然逼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