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马夫与三彩马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晚清民国时期盗墓猖獗
在晚清至民国阶段,社会动荡不安,对古墓的管控力度大为减弱。许多不法分子盯上了包含有唐三彩等珍贵文物的唐代墓葬。他们私自盗掘古墓,将出土的三彩马夫、三彩马等文物挖掘出来后,通过地下非法文物交易网络,卖给古董商。这些古董商往往唯利是图,很多会设法将其转手倒卖给外国的文物贩子或者收藏家,从而导致这些文物开始流向国外。
文物描述
马首微向右侧偏移约15度,双耳直立,双目圆睁呈凝视姿态。背部鬃毛被精心梳理成三朵花瓣式造型,与臀部白釉斑块形成视觉呼应 。辔头装饰采用浮雕工艺塑造革带纹理,四蹄直接固定于长31厘米、宽11厘米的长方形陶板上 。釉色以棕黑色为主基调,马匹面部、鬃部及尾部施以白釉,辔头革带与马蹄部位则点缀黄绿色釉料,形成冷暖色调对比 。
历史背景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