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铸金青铜剑柄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一开始收藏在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英国人给抢走了,接着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文物描述

东周蟠螭纹黄金剑柄,长10.4厘米,宽3.7厘米,是20世纪早期在山西大同浑源县出土的珍贵文物。剑身虽然已经丢失,但仅剩的剑柄部分,通体镂空,雕刻着精美的蟠虺纹,其做工之精细,华丽程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青铜剑的剑柄装饰工艺多样,包括错金银、鎏金、包金、镶嵌和镂空等。然而,像这样直接用黄金制成的剑柄并不常见,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这件黄金剑柄不仅是工艺品的杰作,更是古代等级制度的象征。这把黄金剑柄采用了浇筑与铆合相结合的技法,将青铜和黄金两种不同金属铸造在一起,铸造工艺的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工匠们巧妙地运用了黄金的折叠属性,将黄金剑柄反复捶打拉伸,纹理细密,刚柔并济。制成后再加以研磨抛光,使得剑柄金碧辉煌,高贵典雅。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