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琉璃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玻璃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6xxxx4867
流失过程
白琉璃碗作为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通过遣唐使或贸易渠道传入日本。
文物描述
白琉璃碗产自萨珊王朝(224-651年),约公元6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其独特的龟甲纹设计采用六角形凹透镜阵列工艺,通过热、冷两步加工制成:先吹塑厚壁玻璃坯体,冷却后精细磨刻蜂巢状纹样。这种设计利用光学原理,使碗壁在不同角度下呈现凸凹视错觉,注入液体后更会产生霓虹般的光影变化,体现了萨珊玻璃工艺的高超水平
口径12厘米,高8.5厘米,保存完好。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是研究古代玻璃技术、丝绸之路贸易及唐日文化交流的关键实物。
历史背景
韩昇先生的《正仓院》一书中提到,江户时代,安闲天皇的陵墓遭遇洪水侵袭,意外地发现了一只与正仓院白琉璃碗相似的琉璃碗。这一发现为学者们提供了线索,推测六世纪中叶,这种琉璃碗已经传入日本。此外,日本新泽千冢也出土了类似的碗,证明了当时这种聚影杯在日本贵族中的珍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