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南宋龙泉窑胆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部分精品南宋龙泉窑胆瓶可能在八国联军侵华(1900 年)期间被掠夺,或通过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经古董商转运至海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机构。

文物描述

器身由小盘口、筒形长颈、溜肩、圆腹、圈足五部分构成,最大腹径8.5厘米,足径5.6厘米。整体轮廓线自口沿至足底一气呵成,长颈与圆腹比例达到1:1.03,形成"垂胆"式平衡美学]。釉面呈现青绿色调,釉层厚度达0.5毫米,釉面开片细密均匀 。 圈足修胎规整,足墙高度0.8厘米,足端露胎处可见典型火石红现象,胎质呈灰白色且含少量铁质斑点 。同墓出土的葫芦形壶与该瓶形成器物组合,共同展现了南宋龙泉窑的造型体系。

历史背景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胆瓶是1953年岳阳市南津港宋墓出土的珍贵文物,通高16.5厘米,采用小盘口、筒形长颈与圆腹结合的经典器型,呈现出"略如垂胆"的造型特征。其青绿釉色凝厚如玉,施釉技法体现了南宋中期龙泉窑成熟的石灰碱釉配方工艺,足端火石红现象印证了当时的装烧工艺特征。该器物兼具插花、盛酒、贮香三重功能,印证了宋代雅致生活风尚与实用美学的结合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