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龙泉窑双龙耳直壁瓶(棒槌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传教士 / 学者搜集:部分西方人士以 “考察”“传教” 名义收购瓷器,最终流入海外博物馆
文物描述
龙泉窑双鱼耳瓶,年代:南宋,尺寸:高17.6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7.1厘米。棒槌形,平口上翘、高颈、斜折肩、筒腹、下部微敛、圈足内挖。底部施釉,圈足刮釉规整。露胎呈橘红色。胎质显疏松,施青釉,通体生烧,呈米黄色。口沿至耳部有局部的粉青色。颈部塑对称双鱼耳。造型古朴典雅。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北方窑口因战乱衰落,龙泉窑(浙江龙泉)成为南方制瓷中心,受宫廷与文人审美影响,瓷器追求 “类玉” 质感,以单色釉(粉青、梅子青)为最高境界。棒槌瓶造型挺拔,双龙耳设计融合商周青铜器元素,体现 “仿古创新” 的艺术追求,多为宫廷陈设或贵族用瓷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