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釉里红菊花纹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殖民时期流出:部分通过19世纪外交官或收藏家携带出境
文物描述
该碗口径达28.5厘米,高度11.8厘米,胎体采用高岭土与瓷石二元配方制成,胎质致密呈灰白色。器物外壁与内壁通体施透明釉,釉层厚度约0.3毫米,釉面可见细小橘皮纹特征,釉里红发色稳定且呈暗红色调 。
圈足平切处理,足端露胎处可见浅淡火石红痕迹,足墙高度为2.1厘米,足径13.5厘米。碗心采用双层同心圆构图,内圈绘十瓣俯视菊花,外圈延伸八组折枝缠花纹,形成连续环绕的装饰带
历史背景
釉里红缠枝菊花纹大碗为明代洪武时期烧制的釉里红瓷器。该器物胎骨厚重、形体硕大,采用敞口、弧腹、圈足的经典造型,内外壁满绘釉里红缠枝菊花纹饰,纹样布局繁密规整,线条勾勒流畅自然。器型特征保留元代遗风,釉面呈现莹润质感,属于洪武时期典型瓷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