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云龙纹青花瓷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殖民掠夺: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期间,大量宣德青花瓷被掠至欧洲,如现藏枫丹白露宫的青花龙纹盘。
战争流失: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劫掠南京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同类宣德器物可能通过类似渠道流失
文物描述
宣德青花胎体比永乐朝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大盘足边有火石红斑点。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含铁量高容易使发色呈现深蓝色,色料凝聚厚处形成黑褐色的结晶斑点,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而国产钴料则呈现一种色泽蓝中带灰,没有黑褐色结晶斑点,另一种发色清淡,有晕散现象,色泽幽雅。
宣德青花高足盘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纹饰粗犷、随意点绘没有轮廓,俗称“一笔点画”。
盘款识
历史背景
宣德青花龙纹高足盘为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中国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花瓷器具,属宫廷用瓷。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宣德时期官窑技术的成熟,胎体厚重细腻,釉面呈现白中泛青的“亮青釉”特征,并伴有橘皮纹肌理。
器物以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青花发色深沉浓艳,凝聚处形成黑褐色铁结晶斑点。龙纹采用实笔勾勒与渲染结合的技法,线条规整流畅,纹饰布局严谨。盘底款识沿用晋唐小楷笔法,字体结构端庄浑厚,“德”字省略“心”上一横的汉碑古体写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该器集胎釉工艺、青花呈色与书画技法于一体,展现了宣德青花瓷器的典型风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