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龙山文化黑陶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依据大英博物馆记录,该馆藏黑陶觯于‌1996年入藏‌,但具体流出中国的时间、方式及流转过程均未公开‌。同期入藏的多数中国文物源于近代殖民扩张时期的非正常渠道,如敦煌藏经洞文书(1907年斯坦因掠取)、清末民国盗掘走私等。考虑到黑陶觯的稀缺性(完整器不足十件),其流失很可能与20世纪初的文物盗卖潮相关‌。

文物描述

这件文物高14厘米、口径7.2厘米,器壁薄如蝉翼(最薄处仅0.2毫米),采用烟薰渗炭技法烧制,胎体经950℃高温焙烧后形成“黑如漆、薄如纸”的独特质感,代表了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制陶巅峰技艺,常用于祭祀仪式以象征社会权力与财富。

历史背景

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存,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彼时制玉工艺已具较高水平,黑陶蝉这类玉器,或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关,可能是部落祭祀中沟通天地、传递灵性的信物。后因近代殖民扩张、文物盗卖,于20世纪初流散海外,入藏大英博物馆,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又一缩影,其辗转历程,折射历史伤痛与文化保护之迫切。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