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李迪《红白芙蓉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期间,大量文物被掠夺至海外。《红白芙蓉图》作为圆明园秘藏文物之一,被劫掠后流散至欧洲,后经转手流入日本。
文物描述
《红白芙蓉图》是双幅画,描写红白芙蓉盛开的景色。红、白芙蓉各两朵,都画盛开时的花瓣,红色娇艳鲜嫩,白色粉白如玉,花叶为深绿色。画面有浓厚的色彩,采用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
历史背景
《红白芙蓉图》两幅作品是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由宫廷画家李迪创作。该图画红、白芙蓉各一幅,线描有黄筌画风的精神。该画的描写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善用余白的画面空间也显得自然而静谧。从画中可见作者对芙蓉的生态观察精细入微,尤如花瓣在绢素上微微伸展,发出悠香扑鼻的花味,使观者有怡心悦目之感,花叶与花蕾的轮廓线各不相同,叶用线勾勒素描,叶脉清晰,可见阴面阳面之别;花蕾的画线较为鲜活而富有弹性。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