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纹掐丝珐琅大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明代云龙纹掐丝珐琅大罐,在近代西方殖民扩张背景下,遭不法分子觊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可能经非法盗掘、走私出境,辗转流入文物市场,后被大英博物馆通过不正当收购等方式纳入馆藏,具体流转细节因历史迷雾难完全厘清,但其流失是近代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典型悲剧案例 。
文物描述
基本规格
高62厘米,腹径约55.9厘米,铜胎质地厚重,造型丰肩收腹,配圆钮卷沿盖,整体敦实古拙25。
色调运用:以“帝王黄”、“中国红”、“天宇蓝”为主,罕见使用紫黑色珐琅釉,色彩浓烈对比鲜明35。
纹饰与设计
龙纹主题:罐身及盖共饰三条五爪行龙,腾跃于祥云间,龙目圆瞪、须发张扬,龙爪如风车旋转,尽显皇家威严14。
辅助纹饰:周身穿插莲花纹、如意纹、蕉叶纹等吉祥图案,富丽繁复,象征福运连绵35。
款识标识:口沿处鎏金刻“大明宣德年制”与“御用监造”双款,罐内复刻相同款识,印证其为宣德皇帝御用独享
历史背景
该器物是现存可考年代最早的宫廷掐丝珐琅陈设器,其双款制式证明宣德朝御用监已建立起规范的珐琅器生产体系。器物融合了元代珐琅器的浑厚风格与明代新兴的精细工艺,饰有奔戏宝珠的行龙纹,采用宝蓝色珐琅为底,搭配紫黑色及多色交映的卷云纹,龙身施大面积黄彩,呈轮状五爪张弛有力 。釉料配方具有时代特征,检测显示宝蓝色釉含氧化钴,黄釉含锑酸铅成分,与《宣德鼎彝谱》记载的"佛头青""密陀彩"配方相符。盖罐的铸造工艺反映明代早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巅峰成就,器身饰有奔戏宝珠的行龙纹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