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东周嵌红铜青铜敦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部分嵌红铜敦(如传洛阳金村出土品)在20世纪前期因盗掘流失海外

文物描述

球形器身‌:通高20-30厘米,口径15-22厘米,盖与器身对称,合为完整球体。 ‌三足两耳‌:足部为高浮雕龙形(楚文化)或蹄形(中原),耳部多环钮或兽首衔环‌ 几何纹敦‌:如襄阳敦饰三角纹、回纹红铜带,颈部錾刻涡纹‌。 ‌龙纹敦‌:盖顶饰太极图案,四周环绕变体兽纹

历史背景

青铜敦诞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是鼎簋制度衰落背景下新兴的盛食器,用于贵族宴飨或祭祀‌。其球形设计(盖身扣合)兼具实用与礼制功能,如《仪礼》记载“黍稷于四敦”,反映饮食礼俗的演变‌。楚文化敦常见龙形足与红铜纹饰(如襄阳蔡坡敦),而中原敦多素面或饰蟠螭纹,体现地域差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