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华严变相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华严变相图》为宋代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佛教主题绢本绘画,原属圆明园珍藏,1860年因英法联军劫掠流失海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文物描述

所谓变相,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变动、转变之意,即将种种真实之动态,以图画或雕刻加以描绘,如画弥陀净土之相,称为弥陀净土变;画兜率天弥勒净土之相,称为弥勒净土变;依华严经所画之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称为华严变相;画地狱之种种相,称为地狱变相等。

历史背景

《华严变相图》为宋代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佛教主题绢本绘画,原属圆明园珍藏,1860年因英法联军劫掠流失海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作品以《华严经》为蓝本,通过"变相"形式将佛经内容转化为图像叙事,展现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场景,旨在以视觉艺术传播佛教教义。 李公麟继承顾恺之人物画传统,融合白描技法形成独立画种,注重人物神态与动态刻画。其绘画突破文人画题材局限,在鞍马、宗教题材中展现创新性,以线描勾勒强化形神表现力。该作作为佛教美术与文人画技法的结合体,反映了宋代宗教艺术世俗化倾向及绘画技法的演进脉络。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