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人面盉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3xxxx7537

流失过程

由北京“同益恒”古玩店的萧延卿、陈鉴塘卖给了上海古玩商叶叔重(卢吴公司合伙人之一吴启周的外甥),经卢吴公司远销美国

文物描述

这件商代晚期的人面盉,整体为圆形,器腹外鼓,下垂,有流,敛口,盖作人面形,两耳有孔,头上有两个角,人面仰天朝上。器盖与器身连起来,如同一个仰卧的人头。器身显得较矮,在两旁近额处有两只兽面状贯耳,恰与人面双耳巧妙相对;器底圈足边镂三孔,一孔在流之下,其他两孔分别在盖耳和贯耳之下,可用系深以系绳提携。在腹部和器盖的两角之间,主要饰有商代常见的龙纹,圈足上则铸饰云雷纹。人面盉盖的后脑勺有一条蟠卷而下的龙体或蛇体,与盖子的人面连为一体,盉的颈部两侧可以看到两个龙爪,所以人面盉的整体造型应该是“人面龙身”或者“人面蛇身”。这件人面盉形制极为独特,风格奇谲怪异,尤其是夸张的人面,格外引人注目,体现出浓郁的神秘气息,为海内外所仅见。

历史背景

中国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夏、商、周,跨越十五个世纪历程。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终结。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被当时封建礼制视为"示身份、名贵贱"的器物。青铜礼器是宗庙中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使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各种典礼仪式的场合。铜罍是古人盛酒或盛水的大型容器,是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古人在祈祷上天赐予人类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祈祷战争能百战百胜或拜祭祖先等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的礼器之一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