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鸟兽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3xxxx753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觥体作椭圆状匜形,从正面看,流口下正中部为一浮雕与浅雕相结合的凤鸟,钩形尖啄和双眼均有立体感。凤鸟旁各铸一浅雕立鸟,以圆涡纹、云雷纹衬底,觥的后端赫然为一张口的兽面饕餮纹。饕餮双突眼上部各有一图案化卷尾夔龙纹,觥体的两侧近底处各铸一卷尾回首状夔龙纹,位于凤鸟与饕餮兽面之间。 觥体下有四支足,前双足为棱锥足,铸刻夔龙纹,舌两足作圆锥形,两足根部各有一人形,两臂交挽置于体前,人面上为觥体后端的张口兽面饕餮。 觥的鋬首由一双角怪兽、一蹄足卷尾怪鸟联体合茂,怪兽作吞吃状,鸟头在怪兽口下,蹄足长及地成为铜觥的一个支足。 整个铜觥铸刻鸟兽、人形花纹多达20个,除龙头、凤鸟、怪鸟、饕餮为单个,其他的立鸟、夔龙、蟠龙、怪兽和人形花纹均为成对或偶数,多围绕器物或对称分布或作二方连续带

历史背景

在商周时代的神话和美术中,动物和动物纹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众所周知和得到承认的事实。青铜礼器在当时是用于祭祀仪式而且在主人死后一起埋葬而进入祖先世界,因此,各种动物形或动物身体的部分成为青铜礼器的装饰母题而使这些青铜器具有宗教上和仪式上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考古学家分析了从商代到战国的青铜器装饰纹样,把青铜器上的动物形花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识别,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动物、禽类,可慨括为写实动物,如猪、牛、羊、鹿、鸟、鱼等,此类动物在祭祀中可作奉献的牺牲;另一类动物是神话世界才提到而自然界见不到的动物、禽类,它们被夸张,或被图案化,可慨括为抽象动物,如饕餮、龙、夔、凤、怪兽等,在祭祀中被规作神奇力量,扮演沟通天地的助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