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鎏金佛塔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枫丹白露宫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5061

流失过程

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野蛮洗劫圆明园。这座本置于圆明园内的鎏金佛塔,被法军劫掠,作为战利品献给法国皇室,后被收藏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自此,承载着清代工艺与宗教文化的珍贵文物,因侵略战争被迫流落异乡,见证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文物描述

佛塔高约2米,铜胎鎏金,金光璀璨。塔身依藏传佛教形制,顶部饰日月元素,中部佛龛内释迦牟尼像线条流畅,底座雄狮托举,造型矫健。细节刻画入微,尽显皇家佛器的华贵大气,是清代宗教艺术与金属工艺的经典之作。

历史背景

清代,皇室对藏传佛教尊崇有加,大量精美佛塔等宗教器物被打造,用于宫廷佛堂及皇家园林陈设,彰显皇权与宗教信仰的融合。此鎏金佛塔本是圆明园宗教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凝聚着清代工匠高超技艺,却因列强侵华战争,沦为文物流失海外的典型代表,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伤痛的见证,时刻提醒后人铭记历史、守护文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