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从元朝到清朝,几百年来,中华大地几次改朝换代,之后又是长达几十年的外敌入侵,特别是在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践踏之后,许多珍宝就此开始了坎坷漂泊的命运,而深藏于后宫的这批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更是在劫难免。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便是在上个世纪初被侵略者劫掠之后,倒卖到吉美博物馆的。
文物描述
高 43.5 厘米、口径 5.5 厘米、最大腹径 25.3 厘米、底径 14 厘米 。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釉质肥厚莹润,釉面匀净稳定,釉色蓝如深海,且上、下霁蓝釉略有不同,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器身下部釉厚色浓泛深蓝色 。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主纹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衬以四朵火焰形云纹 。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气势磅礴。在国内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生动活泼
历史背景
元代,景德镇的瓷工熟练掌握呈色剂制作方法,成功烧制出高温蓝釉,此梅瓶是景德镇窑高温蓝釉的杰出作品。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属大型瓷器,制坯和烧制技术要求高,采用 “接胎法” 制坯 。元代烧制的霁蓝釉瓷器传世品极少,带花纹的霁蓝釉瓷器一般分为白色花纹和描金两种 。这类梅瓶曾为清宫旧藏,彰显皇家气派,成品后直接运到北京收藏于皇宫,稍有瑕疵的会被督窑官当场砸碎 。在民间保存约 600 年,历经岁月仍完好无损,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反映了元代高超的制瓷水平 ,也体现了当时瓷器生产的严格标准和皇家对瓷器品质的追求 ,同时对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