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借中国社会动荡之际,通过非法走私、暴力劫掠等方式,将包括此墨竹图在内的大量中国文物盗运出境。该墨竹图经不法商贩转手,流入英国,后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
文物描述
描述:绘于丝绸上的墨竹册页,尺寸为高21.5厘米、宽20厘米。
题款与印章:右上方题“梅花盦”(朱文方印),后钤“梅道人”印,均为中文款识。
年代与风格:创作于明清时期(1368-1911年),属吴镇学派风格,主题为竹子。
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文人画蓬勃发展,吴镇为“元四家”之一,其开创的吴镇学派以水墨山水、竹石等为主要题材,强调笔墨情趣与个人品格抒发。此墨竹图创作于清代,继承吴镇学派遗风,以简洁笔墨勾勒竹子形态,借竹之高洁寓意文人精神。然而,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幅墨竹图沦为殖民掠夺的牺牲品,现藏大英博物馆,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海外流失的见证,也承载着国人对文物回归、历史传承的期许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