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镇墓兽(北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日军掠夺‌:辽宁海城三学寺石狮(1895年被掠至日本靖国神社)显示类似文物流失模式,北魏镇墓兽可能通过相同渠道外流‌

文物描述

人面兽身型‌:头部低俯,胡人面容(浓眉深目),兽身饰鱼鳞纹或卷云纹彩绘,四肢蹲踞或直立,高约30-63厘米‌12。兽面型‌:阔口吐舌,脊背带凸起(象征羽翼),颈部悬铃铛,材质多为釉陶或灰陶‌。以红、黑、白彩为主,部分贴金,易剥落

历史背景

功能演变‌:沿袭战国楚墓镇墓传统,北魏时期发展为成对组合(人面兽身+兽面兽身),置于墓门驱邪护灵。 ‌艺术特征‌:吸收鲜卑族萨满信仰与西域装饰元素,如人面镇墓兽的胡人高鼻深目、鱼鳞纹彩绘‌。 ‌社会影响‌:北魏平城时代(435-534年)墓葬中,镇墓兽材质从木质转向釉陶,反映工艺进步与厚葬风气‌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