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青釉盏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时期,西方列强借中国社会动荡,勾结国内不法分子,对包括汝窑遗址在内的文物产地及收藏地进行盗掘、劫掠。此汝窑青釉盏托被非法盗运出境,经文物贩子辗转流入英国,后被大英博物馆收购并收藏,成为其馆藏中国古代陶瓷珍品之一 。
文物描述
盏托直口微敛,深弧腹,托盘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叠,五曲带筋,施青釉,釉面有开片。北宋宫廷将此类盏托用作茶具,承托不同材质的茶碗。
此盏托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法,圈足留有五个椭圆形芝麻挣钉痕迹。汝窑胎体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质莹厚,呈色不一,有天青,天蓝,青灰诸色。据南宋周煇《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内有玛瑙末为釉。现代科学家已经证明,这种细腻的蓝色事实上是由溶解了的氧化铁和少量的二氧化钛造成的。
历史背景
汝窑为北宋宫廷所用,其生产在金军攻占汴京后中断。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清凉寺附近发现清理出十五座窑炉,出土了两年间坊和大量窑变残片,从而证明了汝窑在1086到1125年曾有过短暂但密集的生产,如今幸存下来的汝窑瓷器不足一百件,这使得汝窑瓷器更加弥足珍贵。汝窑代表北宋官窑制瓷最高水平,其独特的天青色釉、开片效果与支烧工艺,反映宋代宫廷审美与陶瓷技术巅峰。盏托作为茶具,见证宋代点茶习俗与茶文化繁荣,也承载北宋陶瓷手工业的精湛技艺,其流失海外的命运,折射近代中国文物流散的苦难历程,是研究宋代陶瓷史、文化史及近代文物流失史的关键实物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