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夜白图》(韩干,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20世纪30年代变卖与转手
原藏于清宫,清末由恭亲王奕訢收藏,1936年其孙溥伟以1万银元售予上海古董商叶叔重,后经英国收藏家戴维德购得,最终于1977年入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文物描述
主体形象:白马“照夜白”被拴于黑色木桩,昂首嘶鸣,鬃毛竖立,四蹄腾跃,动态张力十足。马身以纤细遒劲的墨线勾勒,脖颈与前腿施淡墨渲染,突出肌肉质感。
细节争议:马头、颈、前身为韩干真迹,后半身及缺失的尾巴为后人补笔,画面左上方有南唐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六字。
题跋与印章
卷轴汇集宋米芾、贾似道等11人题跋,乾隆御题诗及50余枚鉴藏印(含“乾隆御览之宝”“恭亲王章”),《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体现千年递藏脉络
历史背景
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描绘玄宗最爱的汗血宝马“照夜白”,此马曾随玄宗经历安史之乱,象征帝王权威与盛世记忆69。
韩干以御厩真马为师,突破前人“龙马”程式,开创写实肥硕的盛唐画马风格,被杜甫赞为“笔端有神”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