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鎏金银牛首车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1920-1930年代:洛阳金村盗掘潮 该文物原属河南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区(周天子墓葬群),1928-1934年间遭系统性盗掘。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William C. White)记录当时"每日数百村民挖掘,珍宝论筐出售",约8座大墓被毁,数千件文物通过开封、上海等地的古董商网络流出。 跨国古董商经手 法国古董商卢芹斋(C.T. Loo)主导了金村文物的海外销售链。1930年代,他将包括牛首车饰在内的一批鎏金车马器拆分为"东周贵族马车组件"概念,高价售予欧美藏家。大英博物馆于1936年通过"匿名捐赠"渠道购得此件。

文物描述

材质与工艺‌ ‌青铜铸造‌:主体为青铜材质,表面通体鎏金,局部采用‌错金银工艺‌装饰细节。牛嘴、鼻梁、眉毛及耳部均嵌有细密金银线纹,形成云纹或几何图案‌。 ‌眼部设计‌:双眼原嵌‌琉璃珠‌(玻璃质地),象征"画龙点睛"之效,现已腐坏脱落,仅留孔洞‌。 ‌ 造型与结构‌ ‌写实风格‌:牛首双耳高耸前倾,双目圆睁,肌肉线条饱满,兼具力量感与动态美‌。 ‌实用构造‌:牛首后方设‌方銎孔‌(方形插槽)及销钉孔,用于固定在车辕首端,兼具装饰与稳固功能‌

历史背景

车马文化象征‌:东周时期,源自欧亚草原的马车成为中原贵族身份的核心标志。此件作为车辕饰首,彰显车主的社会地位与军事权威‌。 ‌王陵关联‌:据考可能出土于‌河南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区‌(周天子墓葬群),属王室御用器物‌。 ‌文化交流见证‌:融合草原动物图腾与传统中原纹饰,体现早期丝绸之路前的欧亚技术交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