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铸真武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该像疑似从武当山或华北官观流出,经日本山中商会(Yamanaka & Co.)倒卖,1908年以“捐赠”名义入藏大英博物馆。其流转缺乏明确记录,与同期易县罗汉像等文物命运相似,折射清末民初寺庙文物遭系统性劫掠的历史。
文物描述
形制与工艺
尺寸罕见:通高133厘米,为全球现存最大铜铸真武像之一,重约数百斤(具体重量未公开)。
细节精湛:
铠甲战袍浮雕龙纹,原有鎏金与彩漆(现部分剥落),左手结“真武印”(无名指与中指前伸)。
背龛设计(部分残存)采用分段铸造法,体现明代“内模外范”工艺巅峰。
文化符号
面部造型暗合明成祖朱棣相貌,民间有“真武神,永乐像”之说。
龟蛇盘绕的底座(已佚失)象征北方玄武星宿,呼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的宇宙观
历史背景
明代铜铸真武像是永乐时期(15世纪初)皇家道教艺术的代表作。明成祖朱棣为巩固政权合法性,将真武大帝奉为护国神,大规模修建武当山宫观并铸造神像。此像高133厘米,采用分段鎏金铜铸工艺,融合北方玄武星宿(龟蛇底座)与帝王面相特征,反映“君权神授”思想与宫廷造像的巅峰技艺。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