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捣练图》(宋徽宗摹本)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两次劫掠的国殇‌ ‌北宋靖康之变(1127年)‌:原作或早期摹本作为战利品被金国掳走,金章宗完颜璟题签“天水摹张萱捣练图”(“天水”指宋徽宗郡望),并钤盖“明昌七玺”以示珍视‌。 ‌1860年火烧圆明园‌:清宫旧藏摹本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经日本学者冈仓天心于1912年从北京贵族手中购得

文物描述

构图与技法‌ ‌分组叙事‌:绢本设色长卷(37cm×145.3cm),分捣练、理线、熨烫三组共12人,人物按工序动态布局,形成“高中低-低中高”波浪式韵律‌。艺术特色‌:色彩‌:朱砂点唇、青金石染毯,阿富汗颜料与本土丝帛交织,体现唐宋全球化贸易‌。 ‌线条‌:铁线描勾仕女轮廓如刀刻,游丝描绘幼女绒毛,展现“丰肥体”唐代审美‌

历史背景

从盛唐到北宋的双重镜像‌ ‌唐代原型‌:张萱原作描绘开元盛世宫廷妇女捣练(丝帛脱胶)、缝纫、熨烫场景,反映“男耕女织”的社会理想‌。 ‌宋徽宗摹制动机‌:1120年命画院摹制,借盛唐太平景象掩饰北宋内忧外患,丝帛的柔韧隐喻对江山稳固的奢望‌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