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象牙雕“乳姑不怠”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列强侵华与古董黑市兴起,大量宫廷牙雕经以下途径流失: ‌战争劫掠‌: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掠走包括象牙制品在内的皇家珍宝。 ‌盗卖链条‌:1900年后,日本山中商会等古董商以“收购”名义低价搜罗华北、江南世家旧藏,转售欧美博物馆。 ‌捐赠名义入藏‌:大英博物馆通过“殖民捐赠”体系接收此类文物,但原始流转记录多缺失(如本件编号OA+1900,0723.1)。

文物描述

象牙雕“乳姑不怠”‌(高7.3厘米)以高浮雕技法刻画唐代孝妇唐夫人为婆母哺乳的场景: ‌人物动态‌:唐夫人躬身袒胸,长孙夫人倚坐受乳,衣纹褶皱与面部愁苦神态细腻。 ‌背景符号‌:厅堂立柱、帷幔象征官宦家世,佛珠暗喻因果报应。 ‌材质争议‌:非洲象牙材质反映清代跨国贸易的生态代价,现藏大英博物馆33号中国厅,展签未提来源争议。

历史背景

清代象牙雕刻工艺在康乾时期(17-18世纪)达到鼎盛,宫廷造办处与广州牙雕作坊共同推动技艺发展。此时期牙雕常以儒家伦理(如“二十四孝”)为主题,服务于皇权教化与士大夫阶层的礼制需求,兼具艺术性与政治宣传功能。 此象牙雕的故事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乳姑不怠》,讲的是唐代崔山南人家里已经是做祖母的媳妇用乳汁孝养已经是曾祖母的婆婆,且永不懈怠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第二十二则故事。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笃,长少咸集,曰:无以报新妇恩,愿汝孙妇,亦如新妇之孝敬。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