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平错银錾刻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3xxxx753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该杯为典型的‌环形把杯‌,杯口外侈、弧腹深腔,高足或圈足设计。其原型可能源自中亚粟特地区的金银器造型(如粟特银带把杯),但唐代工匠将其改良: 杯身多采用‌八棱或花瓣形分割‌(如八曲长杯、桃形花结八瓣高足杯),增强立体感‌; 杯柄常饰‌龙首、卷草或人物浮雕‌,如弗利尔美术馆藏杯的柄部可能为龙首造型,象征皇权‌杯身以‌珍珠纹地为底‌,主体纹饰分两类: ‌本土花鸟‌:缠枝莲纹、凤鸟衔绶、鸳鸯戏水等,线条流畅如“八面来风”(扬之水评语),体现唐代自然主义审美‌; ‌异域神兽‌:摩羯纹(印度神话中的鱼龙)、翼狮等,如何家村窖藏摩羯纹八曲长杯‌

历史背景

此类杯型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纹饰却融入本土吉祥主题(如凤鸟象征盛世、缠枝寓意生生不息),印证唐代“胡风汉韵”的文化整合‌ ‌鼎盛于盛唐‌:玄宗时期贵族盛行使用平脱器,《安禄山事迹》载其获赐金银平脱器数十件‌; ‌安史之乱后禁造‌:因工艺繁复耗资巨大,肃宗下令停造,宋代近乎失传,存世品尤为珍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