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青铜小马驹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3xxxx7537
流失过程
1913年由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Yamanaka & Company)售予查尔斯·弗利尔,1920年正式入藏美术馆,是早期东亚文物海外流转的典型例证
文物描述
尺寸小巧:高仅5.8厘米,宽5.3厘米(约掌心大小),通体青铜铸造,呈现站立姿态,造型简洁而动态逼真。
工艺细节:马首棱角分明,双耳挺立,眼部刻画传神,躯体线条流畅,体现汉代写实与象征结合的艺术风格
历史背景
军事与政治象征
汉代为对抗匈奴,推行“马政”战略,西域引进的汗血宝马被神化为“天马”,铜马造型多参考大宛良马,体现国家对军事实力的重视
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队(含铜奔马)象征墓主(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的身份与权威,印证“马匹即权力”的汉代观念。
跨文化交融
弗利尔藏小马驹虽未明确出土地点,但其造型与中原及西北地区出土铜马风格一致,反映汉代青铜艺术的广泛传播。而马具装饰中出现的摩羯鱼元素(如龙泉窑双耳瓶),暗示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