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方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3xxxx7537
流失过程
弗利尔1910年代经日本山中商会购入,但原始出土记录缺失。学者推测其源自河南安阳或山西石楼商代墓葬(两地均出土类似扉棱方器)
文物描述
基本结构:方口微侈,束颈修长,鼓腹下垂,高圈足外撇,四棱铸有扉棱增强立体感。整体轮廓刚劲挺拔,体现商晚期“庄严与灵动并存”的美学理念。
尺寸对比:馆藏方壶高约26.2厘米(据搜索结果4),小于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大方壶(高64.4厘米),属中型礼器,可能用于次级贵族祭祀
历史背景
复合陶范法:器身需至少6块外范组合浇铸,四角扉棱采用“活块模”技术独立制作再嵌合,避免纹饰错位。圈足与器腹分铸后焊接,接口处打磨光滑。
合金配方:铜锡铅三元合金,铅含量约12%(高于周代壶器),降低熔点并提升流动性,确保方角转折处无气孔缺陷。
礼制语境中的功能
祭祀核心:方壶属高级酒礼器,用于盛放秬鬯(香草酒),在“祼礼”中浇地祭祖。其方形象征“地方”,与圆鼎(天圆)构成宇宙观隐喻。
等级标识:扉棱数量与兽面纹层数象征身份。弗利尔藏壶饰三层纹,低于司母大方壶的五层纹,暗示使用者为商王族旁支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