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柄玉梳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金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金炸珠梳背嵌玉梳,其梳背采用炸珠工艺(直径约1毫米的金粒密布),可能通过20世纪初古董商交易流出,具体流转记录不详
文物描述
形制:梳背呈半月形或马蹄形(唐多马蹄形,宋演变为月牙形),玉质部分常见青白玉或白玉,厚度仅0.15-0.3厘米,下部带榫卯结构与金柄衔接。
纹饰与工艺:
梳背錾刻鸿雁衔枝、宝相花等纹样(如鸿雁纹玉梳背长14.6厘米,阴刻线条流畅),金柄部分采用炸珠、镂雕等技法,局部嵌宝石。
代表性器物如金炸珠梳背嵌玉梳,金粒密布如粟,玉梳部分透雕卷草纹,华丽精致
历史背景
贵族时尚与身份象征
唐代女子盛行高髻插梳之风,金柄玉梳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常作为赏赐品或嫁妆(如王建《宫词》提及“归来别赐一头梳”)78。
金玉结合工艺体现唐代“金镶玉”技术巅峰,受波斯萨珊王朝金属工艺影响,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