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东晋青瓷虎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海外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类似青瓷虎子,推测为20世纪初经古董商流出,但具体流转记录缺失‌

文物描述

造型‌:多呈伏虎状,提梁作弓形或虎尾形(如绍兴虎子长26.7厘米,贴塑虎头与飞翼)‌。纹饰‌:东晋时期简化,仅刻划线条(如腹部网格纹),西晋则常见浮雕‌。材质‌:青瓷胎体灰白,施釉不及底,露胎处呈火石红,釉面开片细碎‌

历史背景

功能争议:从夜壶到礼器‌ ‌传统观点‌:虎子为男性夜壶,多出土于墓葬脚部,造型源自战国青铜器,《西京杂记》载李广“铸虎形溲器”传说‌。 ‌争议观点‌:部分虎子带铭文(如“赤乌十四年”),可能为水器或祭祀用具,因刻帝王年号不宜作秽器‌。 ‌工艺演变‌:东晋虎子纹饰较西晋简朴,釉色青灰泛黄,胎质坚致,体现越窑技术成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