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双龙耳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程
文物描述
三彩龙耳瓶采用高岭土制胎,胎体经800-900℃素烧后施釉,釉料以铜、铁、钴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形成黄、绿、白三色交错流淌的视觉效果 。器物颈部两侧各塑贴一条螭龙为耳,龙首衔沿作汲水状,龙身采用模印浮雕技法形成鳞片纹理。
釉面处理突破单色釉传统,采用分层施釉法:颈部铺洒绿釉象征云气,腹部黄釉为底描绘缠枝纹,其间点缀白色联珠纹,三色交融处形成自然垂流,该技法源自唐代丝绸印染中的晕缛工艺。器物高约45-60厘米,小口、长颈、鼓腹的造型比例,既符合中亚金银器原型特征,又适应了唐三彩明器随葬需求
历史背景
三彩龙耳瓶作为唐代陶瓷工艺创新的代表性产物,其器型演变深刻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8世纪中叶(盛唐时期),唐三彩制作工艺达到巅峰,洛阳作为唐代东都汇聚了大量波斯、粟特等西域商旅,外来器物造型技法与中原传统装饰艺术的交融互鉴,最终孕育出此类兼具异域风情与本土审美特征的创新器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