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三彩罗汉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1912年的一天,德国文物贩子帕金斯机在北京的古玩被一尊罗汉像吸引了。店主告诉他来自河北易县的八佛洼。帕金斯基从村民口中得知,睒子洞原有16尊罗汉像。最后帕金斯基花大价钱,从村民手中一一收罗到八尊罗汉像。 就这样,帕金斯基满载而归,带着这八尊罗汉回到了德国,他靠着罗汉像挣得盆满钵满。 这些罗汉像在欧洲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快引来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有的更是成为镇馆之宝。 转眼到1998年,在法国巴黎一场拍卖会上,一尊来自八佛洼的罗汉像再次引起了轰动。 来自中国的著名收藏家徐展堂,不惜重金拍下了这尊罗汉像。他希望能够将这尊流失海外的文物带回中国。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法国不允许罗汉像出境。 徐展堂先生无奈之下,最后,他决定将这尊罗汉像赠送给法国吉美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风采。

文物描述

这尊罗汉雕像身披袈裟,安详地盘腿端坐,双眼凝视着前方,展现出超凡的禅定之态。 其身体结构被雕刻得如此精妙绝伦,仿佛是罗汉真身。 高约 107 厘米,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罗汉面容丰腴,额骨高凸,双目微阖,嘴角含笑,神态安详。身着交领袈裟,衣褶自然垂落,釉色以黄、绿为主,衣缘处饰白釉,露胎处呈粉红色 经过专家考证,这些罗汉像属于辽代的“辽三彩”艺术品类,它们不仅继承了唐代“唐三彩”的瑰丽传统,更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罗汉像无疑是辽代彩塑艺术的瑰宝,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历史背景

原藏于河北易县八佛洼峨嵋寺山洞,共 16 尊,为辽代兴宗时期(1031-1055)皇家寺院供奉像。20 世纪初遭盗掘,运输中损毁 3 尊,现存 11 尊散落于欧美日博物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