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琉璃构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太平天国时期(1856年):太平军误认塔顶含金而炸毁塔基,散落构件经古玩商贩售至上海租界,1920年代由收藏家弗兰克斯购藏捐赠大英博物馆;
战争劫掠(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南京后拆解构件运欧,如龙子拱门残件由军官查尔斯·威尔逊带回英国。
现状争议:英国以《1963年大英博物馆法》拒绝归还,而中国2025年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确立流失文物永久追索权,构件归属成外交焦点
文物描述
大英博物馆现存9件明确来源的大报恩寺琉璃构件(官网可查),主要分两类:
佛教主题琉璃构件
龙子拱门残件:高浮雕“飞天”躯干(属藏传佛教“六拏具”中的“那啰拏”),施青、黄、棕、奶油四色釉,裸身佩珠宝,飘带呈旋涡状动态,工艺特征与南京出土“TE04N04:2号”西番莲花砖完全匹配。
黄绿釉西番莲花砖:中央为黄色大莲花(种子荚外露),两侧辅以小黄花,绿釉卷曲“如意”叶纹环绕,立体雕工精湛,实测釉层耐蚀性超同期官窑瓷器。
建筑装饰构件
多彩釉垫拱板:用于填补斗拱空隙,出土残件显示其原为黄、绿、赭三色琉璃镶拼,与大英博物馆藏“Franks.922”垫拱板形制一致,表面剥蚀痕可互证年代。
莲花纹勾头:檐口瓦当构件,莲瓣层叠施釉,釉料检测含江西高岭土成分,与南京琉璃窑遗址出土样本成分一致
历史背景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高78米,外壁覆白瓷砖与五彩琉璃,构件一式三烧并编号定位,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其工艺体现明代巅峰技术:
地基技术:秦淮河湿地基经木炭焚烧加固并覆盖朱砂,确保四百年稳固;
光影艺术:146盏篝灯营造昼夜幻境,六拏具拱门保留鎏金彩绘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