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北响堂山石窟菩萨头像(北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该文物于1912年民国初年由德国古董商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ński)发现并追踪至河北易县八佛洼睒子洞,后遭当地村民与外国商人联合盗卖,现存世11尊分散于欧美日博物馆

文物描述

菩萨头像高约42-84厘米,采用三彩釉(绿、褐、白)工艺,面部刻画极具人性化:低眉垂目呈慈悲相,耳垂宽大,鼻梁高挺,嘴角微扬展现北齐造像"形体敦厚、衣纹疏简"的典型风格。部分头像背面可见暴力剥离的凿痕,与安详神情形成强烈对比

历史背景

这批造像烧造于10-12世纪辽宋时期,原为北响堂山石窟组成部分。该石窟开创"塔形窟"形制,融合印度犍陀罗风格与中国传统艺术,是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关键见证611。其流失事件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文物保护的困境,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菩萨头像被列为东亚艺术展厅代表展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