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彩绘天王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其流失过程与20世纪盗墓、走私活动密切相关,部分精品经文物贩子转售至海外

文物描述

造型‌:常见高度1米左右,头戴鹖冠或兜鍪,怒目圆睁,身披明光铠,足踏俯卧鬼怪或瑞兽(如羊、牛),右手握拳上扬作持械状,左手叉腰,整体姿态雄健威慑。 ‌工艺‌:红陶胎或三彩釉陶为主,彩绘以朱红、靛青、贴金装饰铠甲纹样,面部敷白彩,须发以墨线勾勒,部分精品内部藏有佛经

历史背景

天王俑盛行于唐高宗至玄宗时期(7-8世纪),其造型融合佛教护法神与中原武士形象,功能上取代早期镇墓武士俑,与镇墓兽组成“四神”组合守护墓室,反映了唐代厚葬风俗与佛教世俗化趋势。新疆出土的彩绘踏鬼木俑(现存唯一唐代木雕天王像)更见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