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鸱鸮尊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疑似清宫旧藏(如圆明园流失文物),但具体出土信息缺失‌,20世纪初经古董商流通出境,成为近代文物流散典型个案‌。原为巴黎藏家Peytel旧藏‌,1926年由华裔古董商卢芹斋(C.T. Loo)购得,同年批量售予日本住友家族‌。住友家族第十五代家主住友春翠购入,1960年正式入藏泉屋博古馆‌.

文物描述

高22.4厘米,重1.5千克,整体为鸱鸮(猫头鹰)立体造型,以双足与尾部构成三足支撑结构,尾部下垂接地,保持器身稳定。头部设计为器盖,与器身分体铸造,但头部铜质与器身存在差异,推测为后世补铸‌。头部后方开半圆形口,颈部设鋬(提手),为典型青铜酒尊,用于盛放祭祀用酒。盖顶立一鸟形钮,鸟后附一龙形装饰,体现商代"神鸟驭龙"的宇宙观‌。

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清宫旧藏及未明出土的鸮尊经卢芹斋等古董商批量贩卖海外。泉屋鸮尊(原藏巴黎)与耶鲁大学藏器均于1926年流失,成为殖民掠夺与艺术贸易的典型案例‌。鸱鸮尊浓缩了商代神权政治的信仰体系:其造型是玄鸟图腾的具象化,纹饰承载三层宇宙观,功能联结战争祭祀与王权合法性。从殷墟祭祀核心到海外博物馆展柜,它的命运折射了华夏文明从信仰统一到文化离散的历史进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