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凤柱斝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1903年由日本住友家族第十五代家主‌住友春翠‌购得,与虎食人卣、夔神鼓同年入藏,成为泉屋“青铜三绝”‌。

文物描述

通高‌49.5厘米‌,重‌5.39公斤‌,为现存青铜斝中体量最大者之一‌,口沿两侧对称立高冠凤鸟圆雕柱,冠羽高耸呈花枝状,全身覆细密羽鳞纹,鸟喙平直,双目圆凸呈远眺姿态,突破商周青铜器平面纹饰传统,开立体装饰先河‌。三足中空呈袋状,腹底微鼓,足尖外撇增强稳定性,底部遗留烟炱痕迹,证实为实用温酒器‌。鋬(把手)上铸高浮雕兽首,双目凸起,獠牙外露,与殷墟晚期狞厉风格一致‌

历史背景

商人视凤为“风神”,甲骨文“凤”字与高冠造型呼应,象征天命传达;立柱凤鸟的昂首姿态,强化“神谕媒介”功能‌。《礼记》载“殷以斝”行祼礼(灌酒祭地邀神),此斝容积约3升,盛放秬鬯酒,用于王室祭祀‌。纹饰承袭中原饕餮母题,但轻薄器壁、花冠凤鸟等细节凸显长江流域工艺特色,或为南方作坊仿中原礼制的产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