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成都丞印”封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成都丞印”封泥属于汉代官印类文物,这类封泥在古代主要用于文书封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日本收藏的中国文物多与近代侵华战争有关

文物描述

封泥源自四川,出土于清朝道光初年,见证了古代物件捆扎与防拆的智慧‌。它作为汉代官印的代表,‌不仅展现了精湛的玺印艺术,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用于考证古代官制与地理,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其留存至今,实属难得,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

历史背景

封泥作为古代文书密封的凭证,广泛用于官方文件传递,此印文中的“成都丞”表明其为汉代成都县丞(县令副职)的官印遗存,反映了汉代郡县制度的严密性。该封泥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汉书·地理志》中关于蜀郡成都县的记载,更揭示了汉代西南地区行政管理的实际运作。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