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金代木雕水月观音坐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其流失过程与20世纪初文物走私潮密切相关:原为民国古董商霍明志旧藏,1932年经巴黎德鲁奥拍卖会以第63号拍品售出后消失91年,近年重现拍场并以2000万元天价成交

文物描述

造型‌:高约111厘米,束发高髻,宝冠中央原嵌阿弥陀佛化佛,双目垂视作沉思状,身躯健硕呈男相,左臂帔帛波浪状垂落,右腿曲起呈"如意坐"姿,体现金代"雄健饱满"的审美。 ‌工艺‌:木胎加彩,衣纹流畅如涟漪,璎珞、耳珰等细节精雕,面部玻璃眼珠漆黑透亮,胸腹肌理透过薄纱若隐若现

历史背景

此类造像盛行于12-13世纪金统治下的华北地区,既延续唐代周昉创"水月观音体"的意境,又融入女真族彪悍气质,多为名刹大寺定制,反映佛教世俗化与多民族文化交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