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卣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经日本古董商网络流入,1903-1920年间由住友春翠购藏,1960年泉屋博古馆开馆后列为常展核心
文物描述
主体以两只相背的鸮鸟(猫头鹰)圆雕构成,鸮首为盖钮,腹部浮雕羽翼,蛇纹对称装饰于羽翼间隙,体现商代南方青铜器的神秘风格,短足粗壮,足部饰小卷龙纹,外底中央铸卷龙纹,四周环绕兽面纹,兼具祭祀功能与力学稳定性。提梁饰绳索纹,两端兽首与腹部环钮套接,可自由活动,器表以云雷纹为地,主纹采用高浮雕与阴线刻结合,纹饰层差达0.5毫米,属商晚期“三层花”工艺。
历史背景
卣为盛秬鬯酒器,用于祭祀降神。“戈”铭或指向氏族徽记(戈族),暗示其作为宗族祭祀重器的身份,鸮鸟在商文化中被视为通灵夜神,与甲骨文“鸮祭”记载呼应。蛇纹与卷龙纹的组合常见于长江流域出土青铜器(如湖南宁乡),暗示其可能源自商代南方方国,与泉屋藏虎食人卣(同出湖南)存在文化关联。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