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形双耳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20 世纪初由西方探险家 / 考古队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或周边地区采集,1925 年前后入藏吉美博物馆(据《吉美博物馆藏中国史前陶器目录》记载)
文物描述
1. 尺寸规格:高 25.7 厘米,口径 3.2 厘米,腹径 16.8 厘米,底径 4.5 厘米,茧形(橄榄形)造型,两端圆钝,中腹鼓出,肩部对称置半环形竖耳;
2. 主体纹饰:以黑彩绘几何纹,颈部饰弦纹,腹部绘斜线与三角纹组合图案,线条粗细均匀,纹饰布局对称,符合半坡类型 “直线构图为主” 的装饰特征;
3. 工艺细节:陶衣表面经打磨光滑,双耳与瓶身衔接处有泥条加固痕迹,底部可见手工修整的同心圆旋纹。
历史背景
1. 生态适应:黄河流域干旱少雨,茧形瓶容积大、口部小,适合储存饮用水或粮食,其造型是先民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产物;
2. 技术传播:同类器在甘肃、青海仰韶文化遗址亦有发现,证明半坡文化通过黄河上游贸易网络向西北扩散,吉美馆藏瓶的纹饰风格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标本高度一致,属核心区典型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