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枫丹白露宫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5061
流失过程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圆明园,此炉被法军掠夺,后成为欧仁妮皇后的藏品,入藏枫丹白露宫。
文物描述
炉高约16厘米,造型为圆形,敞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两侧饰象首耳,象鼻自然下垂为耳柄,憨态可掬。炉身以蓝色珐琅为地,用铜丝掐成缠枝莲纹,花瓣饱满,枝叶流畅,填以红、黄、白等色珐琅釉,色彩艳丽,光泽温润。底部有“景泰年制”款,体现了明代掐丝珐琅工艺的精湛水准
历史背景
掐丝珐琅工艺在明代达到鼎盛,宫廷御作局设有专门作坊制作,多用于礼器、陈设器。此炉原是圆明园中陈设的皇家用品,因列强侵略流落海外,是中国古代工艺美学的重要实物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