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青铜错金带钩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战国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其流失多与20世纪盗掘相关,部分经古董商转售海外
文物描述
典型器物呈长条弧形,钩首细长如鸟喙(茶陵出土者宽6.5厘米),器身错金银丝构成云纹或几何图案,部分嵌绿松石。钮部多圆形,表面鎏金或错银,如宝丰县藏鎏金龙纹带钩钩首饰小龙头
历史背景
带钩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成为贵族身份象征(《庄子》载“窃钩者诛”),兼具束衣与装饰功能。楚越地区出土的错金带钩(如茶陵楚墓)印证了战国中晚期金属细工技术的跨文化交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