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告卣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列强侵略与掠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被列强洗劫并运往海外。
文物描述
商册告卣通高30.1厘米,出自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小口长颈,鼓腹圈足,鸟头盖钮,兽首提梁。盖面饰鸟身,颈饰兽面纹,上下各一周鸟纹,腹饰鸮纹,圈足饰一周雷纹,器底有铭文二字
历史背景
卣是商周贵族祭祀、宴飨时盛放香酒(秬鬯)的礼器,象征权力与身份。“册告”铭文可能记录册命仪式(周王封赏臣属)或祭告祖先,反映早期国家的政治与宗教制度。 商周青铜器铭文(金文)是王权与贵族地位的体现,“册告”二字可能关联文书行政的雏形,见证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向金文的演变。 商末周初社会剧变,此类器物兼具商代的狞厉纹饰 如兽面纹 与西周早期的礼制化趋势(如册命铭文),是王朝更迭的实物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