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象鼻三足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约清末(19世纪末)陕西宝鸡地区西周墓葬盗掘流出,经北京琉璃厂古董商转售日本,1903年由住友春翠购藏,1920年代纳入泉屋博古馆青铜器收藏体系(属陈介祺旧藏编钟同期入藏批次)。

文物描述

通高约46.6厘米(参考同馆藏西周早期甗数据),鬲部三足中空以增大受热面积‌。鬲腹部饰象首纹,象口下垂延伸为柱足,形成“象鼻三足”的视觉效果,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甑、鬲连体,中间设镂空箅板(5个十字形孔洞),以圆环固定,确保蒸汽流通‌。

历史背景

常设于京都本馆‌第四展室“青铜文化”‌(汉唐青铜器单元),与错金银螭梁盉、凤柱斝并列,突出蒸煮器演变史‌,展签标注“西周早期·青铜甗(象鼻三足)”,辅以结构解剖图说明蒸汽原理‌。学界主流称“象鼻三足甗”,但林巳奈夫在《殷周青铜器通论》中主张命名为“象纹甗”,强调其图腾属性而非纯功能描述‌。泉屋所藏象鼻三足甗,以‌象鼻化足‌的奇巧构思,凝固了西周工匠在庄严礼制与生活智慧间的平衡。当炊烟散尽,青铜冷冽,唯余象鼻轻触大地,似在低语三千年前黍粟蒸腾的烟火人间。‌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