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马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其流失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盗墓、海关走私流向欧美
文物描述
典型器物高50-80厘米,胎质白陶施铅釉,以黄、绿、褐三色为主,部分珍品如黑釉马通体单色。马匹造型分静立(四蹄踏板)与腾跃(三足悬空)两种,鞍鞯饰宝相花,辔头缀杏叶形垂饰,肌肉线条符合"昭陵六骏"的写实风格。西安出土的"三彩胡人牵马俑"更在鞍鞯处堆贴波斯联珠纹,反映丝路文化交流
历史背景
三彩马盛行于高宗至玄宗时期(650-756年),《唐六典》载"凡明器,三品以上九十事",其尺寸与数量对应墓主身份。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厚葬禁令使三彩工艺衰落。马俑造型演变体现军事需求:早期多披甲战马,盛唐转为宫廷舞马,如何家村出土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所示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