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所藏者可能通过20世纪初文物商贩(如卢芹斋)渠道流失,具体入藏与1930年代该馆东亚艺术收藏计划相关
文物描述
典型器物高约16-26厘米,胎壁最薄处仅0.2-0.3毫米,重量不足70克。器身呈直筒圜底,配细管状高柄与圈足底座,通体乌黑光亮。柄部常饰镂空纹饰(如条形、三角形孔),部分内置陶丸,晃动时可发出清脆声响,兼具实用与艺术性
历史背景
这类陶器盛行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4000年),采用渗碳工艺与快轮拉坯技术烧制,烧成温度达1000℃。多出土于大型墓葬,被视为礼仪重器,反映东夷族群的社会分层与手工业专业化水平717。其工艺至西周后失传,现代仿制仍难以复刻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